Eng
中文
 
首页 新闻资讯

CCD的原理介绍

发布时间:2016-08-02

• CCD原理——特性

CCD传感器将光学信号转换为模拟电流信号,通过放大和模数转换,实现图像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复现。其显着特点是:

Ⅰ.体积小重量轻;
Ⅱ.功耗小,工作电压低,抗冲击与震动,性能稳定,寿命长;
Ⅲ灵敏度高,噪声低,动态范围大;
Ⅳ.响应速度快,有自扫描功能,图像畸变小,无残像;
Ⅴ.应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生产,像素集成度高,尺寸精确,商品化生产成本低。

因此,许多采用光学方法测量外径的仪器,把CCD器件作为光电接收器。

• CCD原理——分类

CCD在功能上可分为线阵CCD和面阵CCD两类。

线阵CCD通常将CCD内部电极分成数组,每组称为一相,并施加同样的时钟脉冲。所需相数由CCD芯片内部结构决定,结构相异的CCD可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线阵CCD有单沟道和双沟道之分,其光敏区是MOS电容或光敏二极管结构,生产工艺相对较简单。它由光敏区阵列与移位寄存器扫描电路组成,特点是:处理信息速度快,外围电路简单,易实现实时控制,但获取信息量小,不能处理复杂的图像。

用于扫描仪中的线性CCD

面阵CCD的结构要复杂得多,它由很多光敏区排列成一个方阵,并以一定的形式连接成一个器件,获取信息量大,能处理复杂的图像。

• CCD原理——光电转换与储存

CCD的工作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光电转换、电荷储存、电荷转移、电荷检测。

光电转换就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CCD内部是由许多的光敏像素组成的,每像素就是一个光敏二极管,检测像素上产生的电荷,产生的信号电荷的数量直接与入射光的强度及曝光时间成正比。

• CCD原理——电荷的转移

CCD的移位寄存器是一列排列紧密的MOS电容器,它的表面由不透光的铝层覆盖,以实现光屏蔽。 MOS电容器上的电压愈高,产生的势阱愈深,当外加电压一定,势阱深度随阱中的电荷量增加而线性减小.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控制相邻MOS电容器栅极电压高低来调节势阱深浅.制造时将MOS电容紧密排列,使相邻的MOS电容势阱相互“沟通”.认为相邻MOS电容两电极之间的间隙足够小(目前工艺可做到0.2μm),在信号电荷自感生电场的库仑力推动下,就可使信号电荷由浅处流向深处,实现信号电荷转移。

• CCD原理——电荷的测量

CCD的电荷测量是将转移的信号电荷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有两种方法。
Ⅰ:浮置扩散放大器
Ⅱ:浮置栅极放大器

在CCD的图像传感器中使用较多的是浮置扩散放大器。

浮置扩散输出端是信号电荷注入末级浮置扩散的PN结之后, 所引起的电位改变作用于MOSFET的栅极。这一作用结果必然调制其源-漏极间电流, 这个被调制的电流即可作为输出。 当信号电荷在浮置栅极下方通过时, 浮置栅极输出端电位必然改变, 检测出此改变值即为输出信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