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盔最先是由法国研制,主要目的是防止纷飞的弹片和炮弹的破片,这些破片在战争中带来的伤害也不小。据统计,士兵在战场上的伤亡,有75%是由炮弹、手榴弹、地雷和炸弹的碎片所致。这些碎片的飞速仅为枪弹飞速的1/2,用钢盔是可以防护的。美国人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钢盔至少保护了7万名美国士兵的生命。
钢盔到底是如何做到防弹的?高速摄影机拍摄的画面可以告诉你答案,大家看图感受一下:
钢盔确实能将子弹反弹出来
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慢动作画面可以看到,连着两颗流弹袭击,并没有击穿钢盔,流弹撞击钢盔后改变运行轨迹,沿其他方向弹出...
钢盔防弹测试通过采用高速摄像机,能记录人眼不能看到的各种瞬间变化过程。它可以把钢盔防弹测试时,弹片运行轨迹变化、钢轨防弹动态过程一一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慢速回放,让科研人员作试验后分析和研究,对于钢盔在设计、性能改良及发展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揭秘美军头盔防弹效果
有铜包皮的小口径运动长弹,.22口径。未将头盔击穿
9毫米帕拉弹。未将头盔击穿
.45口径ACP弹。未将头盔击穿
.357马格努姆弹。未将头盔击穿
.44弹。未将头盔击穿
捷克Vz52手枪,捷克托弹.30口径。穿透头盔
第一代钢盔的历史来源还挺有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大炮的大量使用给毫无防护的参战者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参战的双方对横飞的弹片都束手无策。一天,一名法国士兵正在厨房里值勤,德军的炮弹袭来,弹片横飞。为了保护头部,他将锅扣在头上,没想到竟然能够防弹片。随后这件事传开。法国将军很受启发,立即下令研制能防弹片的金属头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钢盔拯救了许多士兵的性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武器不断进化,钢盔也不得不跟着进步。钢盔制造材料从原来的哈特非钢变成后来的锰钢,防护能力又有较大提高。但是,武器在不断发展,杀伤威力在不断地增大,轻武器的杀伤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头盔也不得不与时俱进,其中,由高速摄像机等设备进行的测试研究为钢盔性能提升也发挥了很多作用。